融資租賃稅率(最新企業所得稅法全文)
最新企業所得稅法全文
核心內容: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全文已于2007年3月16日通過并公布,將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和稅收優惠。快報法律編輯為您整理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章應納稅額
第四章稅收優惠
第五章源泉扣繳
第六章特別納稅調整
第七章征收管理
第八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所得組織(以下統稱企業)是企業所得稅的ꦗ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
第二條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本法所稱居民企業,是指在中國𝕴境內依法設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設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本法所稱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設立,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或者在中國境內沒有機構、場所,但有來自中國境內的所得的企業。
第三條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和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機構、場♕所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以及產生于中國境外但與其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者雖設立但其所得與其設立的機構、場所沒有實ౠ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四條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第二章應納稅所得額
第五條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扣除非應納稅所得額、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和以前年度允許꧋彌補的虧損后的余額。
第六條企業各種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財產轉讓所得;
(四)股息、紅利等股權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第七條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頁]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收入有𓃲關的合理費用,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費用,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九條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低于年度利潤總額12%的,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條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費用不得扣除:
(一)支付給投資者的股息、紅利和其他股權投資收益;
(2)企業所得稅;
(3)滯納金;
(四)罰款、罰金和罰沒財物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
(7)未經批準的儲備支出;
(八)與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第十一條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一)除房屋、建筑物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3)融資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
(四)已提足折舊仍在使用的固定資產;
(五)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六)作為固定資產的土地單獨計價;
(七)其他不得扣除折舊的固定資產。
第十二條企業按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下列無形資產不得從攤銷費用中扣除:
(一)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已扣除自行開發費用的無形資產;
(2)自創商譽;
(三)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4)其他不能扣除攤銷費用的無形資產。
第十三條企業發生的下列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分期攤銷,準予扣除:
(一)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造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造支出;
(三)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
(4)其他應視為長期待攤費用的費用。
第十四條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五條企業使用或者銷售存貨,按照規定計算的存貨成本,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六條企業轉讓資產時,資產凈值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七條企業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沖減其境內營業機構的利潤。[第頁]
第十八條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允許結轉以后年度,用以后年度的收益彌補,但結轉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第十九條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時,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如下:
(一)股息、紅利和其他股權投資所得以及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以全部所得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財產轉讓所得,以財產凈值全額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其他所得,比照前兩款規定的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十條本章規定的收入扣除的具體范圍、標準和資產稅務處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一條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的財務會計處𓄧理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
第三章應納稅額
第二十二條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稅收優惠規定減征或者ꦉ抵免的稅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第二十三條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款,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扣除,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信用額度的部分可以用以后五年內年度信用額度抵減當年應納稅額后的余額抵減:
(一)中國境外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實際🐷與該機構、場所有聯系的應納稅所得。
🦂第二十四條居民企業從中國境外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等股權投資所得,以及該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中屬于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居民企業可抵扣的境外所得稅,在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扣除。
第四章稅收優惠
第二十五條國家對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
第二十六條企業的下列所得為免稅所得:
債務利息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和其他股權投資收益;
(三)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從居民企ꦅ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實際相關的股息✅、紅利等股權投資收益;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第二十七條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項目的收入;
(二)國家支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和經營收入;
(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保、節能、節水項目的收入;
(4)合格的技術轉讓收入;
(五)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
第二十八條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第二十九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可以決定減免民族自治地方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自治州、自治縣決定減稅或者免稅的,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第三十條企業的下列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一)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
(二)殘疾人和國家鼓勵的其他就業人員支付的工資。
第三十一條創業投資企業從事國家需要支持和鼓勵的創業投資,可以按照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十二條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企業固定資產確實需要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或者加速折舊年限。[第頁]
第三十三條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𒊎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的所得,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
第三十四條企業購買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能會受到一定比例的稅收抵免。
第三十五條。本法規定的稅收優惠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三十六條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或者突發事件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務院可以制定企業所得稅特別優惠🅺政策,報全國人民代表大ও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五章源泉扣繳
第三十七條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從源頭扣繳,以付款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到期時從🧸已支付或到期的稅款中扣繳。
𒊎第三十八條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費的支付人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和勞務所得應納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
第三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未按照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扣繳應當扣繳的所得稅🌼或者未履行扣繳義務的,納稅人應當在所得發生地繳納。納稅人未依法繳納的,稅務機關可以從其在中國境內的其他所得項目的支💛付者的支付中追繳其應繳納的稅款。
第四十條扣繳義務人所扣的稅款,應當自扣繳之日起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꧙表。
第六章特別納稅調整
第四十一條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減少企業及其🍸關聯方的應納稅所得額或收入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的方法進行調整。
與其關聯方共同開發、轉讓無形資產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勞務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按照獨立交易൲原則分攤。
第四十二條企業可以向稅務機關提出與其關聯方進行業務往來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經協商確認后,稅𒐪務機關與企業達成預♛約定價安排。
第四十三條企業在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時,應當附送與其關聯方發生的關聯交易年度報告表。
稅務💮機關進行相關業務調查時,企業及其關聯方,以及與相ಌ關業務調查相關的其他企業,應當按照規定提供相關資料。
第四十四條企業ꦑ不提供🎃與其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的信息,或者提供虛假、不完整的信息,不能真實反映其關聯業務往來的,稅務機關有權依法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第四十五條在居民企業控制的國家(地區)或者居民企業、中國居民控制的國家(地區)設立的企業,其實際稅負明顯低于🔜本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的稅☂率的,因合理的經營需要,未分配或者減少分配利潤的,上述利潤中應當屬于居民企業的部分,應當計入居民企業當期收入。
第四十六條企業接受關聯方債權投資與股權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準所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四十七條企業實施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其他安排,減少其應納稅所得額或收入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調整。
第四十八條稅務機關按照本章規定進行納稅調整,需要補稅的,應當補稅,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加計利息。
第七章征收管理
第四十九條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除本法規定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條除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居民企業以注冊地為納稅地點。但注冊地在境外的,以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居民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五十一條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的所得,以機構、場所所在地為納稅地點。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可以選𓂃擇由其主要機構、場所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第頁]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以扣繳義務人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第五十二條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企業不得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五十三條企業所得稅按照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致使該納稅年度實際經營期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企業依法清算時,清算期間視同一個納稅年度。
第五十四條企業所得稅按月或者按季預繳。
企業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后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并進行匯算清繳,結清應納稅款和應退稅款。
企業報送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第五十五條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終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企業在注銷登記前,應當向稅務機關申報清算收入,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五十六條依照本法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所得以人民幣以外ꦫ的貨幣計算的,應當折合成人民幣計💟算納稅。
第八章附則
第五十七條本法公布前已經批準設立的企業🌱,依照當時的稅收🅺法律、行政法規享受低稅率優惠待遇的,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內逐步過渡到本法規定的稅率;已經享受定期減稅、免稅的,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在本法施行前可以繼續享受。但是,因未獲利而未享受優惠待遇的,優惠期從本法施行之年起計算。
在依法設立的開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的特殊區域內新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在國務院規定實行上述特殊政策,需要國家給予支持的區域內新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過渡性稅收優惠。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國家認定的其他鼓勵類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的規定享受減稅或者免稅。
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外國政府締結的稅收協定與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協定的規定。
第五十九條國務院根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
第六十條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ꦜ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免責聲明:法律快車旨在學習交流,整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互聯網相關知識,遵守本網站規章制度發布、刊登各類法律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識、案例、模型、法規等。如涉及版權、商譽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和所有權信息。我們將在核⛎實ౠ后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時處理。[反饋渠道]
企業日常費用核算及涉稅處理- 房租水電物業費
企業日常成本核算和涉稅處理
第四節租金、水、電、物業費
一、2018年新租賃標準的相關內容
2018新租賃準則參照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2018]35號。
21號——租賃,簡稱2018新租賃指引。
(一)租賃相關概念
1.出租
租賃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期限內將資產的使用權轉讓給承租人以取得對價的協議。
一樣。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被認定資產的使用權構成合同中的單獨租賃:
(1)承租人可以單獨使用該資產,也可以與其他容易獲得的資源一起使用。
利潤;
(2)該資產與合同中其他資產不存在高度依賴或關聯。
2.資產使用權是指承租人在租賃期內對租賃資產的使用權。
3.租賃期的開始日期是指出租人將租賃資產提供給承租人使用的開始日期。
句號。
4.租賃期限是指承租人有權使用租賃資產的不可撤銷的期限。
5.短期租賃是指在租賃期開始日租賃期不超過12個月的租賃。包括購買
帶有期權的租賃不是短期租賃。
6.低值資產租賃是指單項租賃資產嶄新時價值較低的租賃。低的
資產租賃的判斷只與資產的絕對值有關,不受承租人規模、性質或其他情況的影響。
條件。低值資產的租賃還應當符合本準則第十條的規定。
(2)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1.2018年新租賃準則與原準則相比,使承租人的會計處理,不再區分經營租賃和
財務,而是采用單一的會計處理模式。也就是說除了待遇簡化的短租。
除租賃和低值資產租賃外,所有租賃均參照固定資產確認具有使用權的資產和租賃負債。
物業標準對使用權資產進行折舊,采用固定的周期利率確認各期利息支出。
出租人的租賃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兩類,分別采用不同的核算方。
法律。
2.使用權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費用包括:
(一)租賃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
租賃付款的金額,如果有租賃激勵,將被扣除。
享受相關額度的租金獎勵;
(三)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
……
3.租賃責任應按租賃期開始日未付租賃款的現值開始計算。
測量。
在計算租賃付款的現值時,承租人應當采用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折現率;沒有
采用該方法確定租賃利率的,應當采用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作為折現率。
租賃隱含利率是指出租人租賃收入的現值和無擔保殘值的現值之和。
利率等于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出租人初始直接費用之和。
承租方的增量貸款利率是指承租方在類似經濟環境下獲得并使用的資產價格。
在類似時期、類似抵押條件下,價值類似的資產和借款所支付的利率。
4.案例
甲公司與出租方乙公司簽訂了10年的合同,在某大廈某層。
租賃協議,并可選擇將租賃期限延長5年。相關信息如下:
(1)不含稅租金初始租賃期每年50000元,續租期每年55000元。
元,所有款項應在每年年初支付;
(2)為取得租賃,甲公司最初發生的直接費用為20,000元,其中15,000元。
元是付給這層樓前租客的款項,5000元是付給促成這筆租賃交易的房產中介。
傭金已付;
(3)作為對A公司的激勵,B公司同意補償A公司傭金5000元;
(4)租賃期開始日,甲公司經過評估,認為不能合理確定其將行使續租選擇權。
權,因此,租賃期限確定為10年;
(5)甲公司不能確定租賃內含利率,其增量貸款利率為每年5%,是反向的
指A公司在類似抵押條件下借入10年的同一貨幣,相當于使用權的資產。
貸款必須支付的利率。
為簡化處理,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
[分析]
承租方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第一步,計算租賃期開始日租賃付款的現值,確認租賃負債和使用權。
生產。
租賃期開始日,甲公司支付第一年5萬元,其余9年。
(每年50,000元)租賃負債按年利率5%折現的現值計量。
計算租賃付款現值的過程如下:
其余9筆租賃付款=50 000 x9=450 000元。
租賃負債=剩余九筆租賃付款的現值=50 000 x(P/A,5%,9)=355 391
(元)
未確認融資費用=剩余九筆租賃付款-剩余九筆租賃付款的現值=450
00-355 391 = 94 609(人民幣)
條目如下所示:
借:資產使用權405 391
租賃負債-未確認的融資費用94 609
貨物: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金額450,000
銀行存款(第一年租金)50,000元
第二步,將初始直接成本計算為資產使用權的初始成本。
借:資產使用權20,000元
貸款:銀行存款2萬元。
第三步,從資產使用權的入賬價值中扣除收到的租賃激勵相關金額。
向銀行借款:5000元
貸款:資產使用權5000元。
綜上所述,A公司資產使用權的初始成本為:
45 391 20 000-5 000 = 420 391元。
5.資產使用權的后續計量
(1)測量依據
租賃期開始后,承租人應當采用成本模式對該資產的使用權進行后續計量,
即資產使用權按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損失計量。
承租人根據新租賃準則的有關規定重新計量租賃負債的,使用權應作相應調整。
資產的賬面價值。
(2)資產使用權折舊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制造費用等。
貸款:使用權資產的累計折舊
(2)資產使用權折舊
承租人應當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相關折舊規定,自行租賃。
使用權資產應當自開始之日起計提折舊。
資產使用權應在租賃期開始的當月計提折舊。如果在那個月真的很難做到,那就是
為方便實際操作,企業也可以選擇從租賃期開始的次月計提折舊,但要用于同類。
對資產采用相同折舊政策的權利。應計提的折舊額應根據使用權資產的用途分期計入。
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確定使用權資產的折舊方法時,承租人應當根據與使用權資產有關的經濟
就實現收益的預期方式做出決策。通常情況下,承租人以直線法對使用權資產進行折舊。
如果其他折舊方法能夠更好地反映使用權資產相關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應當采用其他折扣。
老方法。
在確定具有使用權的資產折舊年限時,承租方應遵循以下原則:承租方可以合理
租賃期屆滿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內累計。
折舊;承租人不能合理確定在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出租
折舊應在租賃期和租賃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如果剩余資產的使用權
剩余使用壽命短于前兩者的,應當在該資產剩余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
(3)資產使用權的減值——略
6.資產使用權和租賃負債的列報
根據2018年新租賃準則等規定,在原個別資產負債表和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增加。
增加
撥打電話:400-6236867
在線咨詢:點擊發起人工客服會話>>>
在線預約:點擊即可人工預約服務>>>